序号 |
院系 |
投稿作者 |
论文题目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陈京奕 |
美好生活视域下数字化生存的历史意义、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黄瑶 |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多维探析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古权华 |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
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徐连希 |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鲁松婷 |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韩志强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三重解读 |
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谭秀华 |
习近平关于创新创造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郑云文 |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文化路径初探 |
9 |
商学院 |
胡定国 |
产业协同集聚有利于“小巨人”企业成长吗? ——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证据 |
10 |
商学院 |
万 航 |
数字乡村发展能否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
11 |
商学院 |
车钰翎 |
数字平台赋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以简单汇为例 |
12 |
商学院 |
刘恒宇 |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vestment In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Under the view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
13 |
商学院 |
周传辉 |
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经济增韧效应及机制——基于中小微经营主体进入退出视角的分析 |
14 |
商学院 |
徐菲菲 |
数字人才集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
15 |
商学院 |
刘叶 |
企业数智化财务共享模式分析——以南粤交通为例 |
16 |
商学院 |
万佳怡 |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价格扭曲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
17 |
商学院 |
李欣雨 |
被限制的虚拟旅游心流体验如何提升游客忠诚?——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
18 |
商学院 |
杨小芳、丁稳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
19 |
商学院 |
翟亚琦 |
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高管研发经历的调节效应 |
20 |
商学院 |
黄莎莎、欧阳颖、王博莹、傅伊瑨、谢蓉 |
家电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智化转型绩效评价研究——以美的集团为例 |
21 |
体育科学学院 |
王志伟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龙舟文化认同路径研究 |
22 |
体育科学学院 |
刘阳 |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焦虑和抑制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 |
23 |
体育科学学院 |
彭进银 |
湘西州城乡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
24 |
体育科学学院 |
韦琴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传统武术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探索 |
25 |
体育科学学院 |
龚永娄 |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幼儿身体活动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
26 |
体育科学学院 |
方菊艳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红色体育旅游开发助力湘西乡村振兴的理路与策略研究 |
27 |
体育科学学院 |
石庆福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的价值意蕴 |
28 |
体育科学学院 |
邓欣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湘西地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
29 |
体育科学学院 |
潘伟 |
中国式现代化川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检视与纾解策略 |
30 |
体育科学学院 |
阳波 |
智慧传承:人工智能引领民族体育数字化革新与应用研究 |
31 |
体育科学学院 |
郑思思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土家族茅古斯舞现代传承的价值与提升路径研究 |
32 |
体育科学学院 |
左丽君 |
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体育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
33 |
体育科学学院 |
温玺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赫章县彝族传统体育火把节助力旅游业发展研究 |
34 |
体育科学学院 |
黄柳婷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黔东南苗族传统体育芦笙舞助推旅游业路径研究 |
35 |
体育科学学院 |
吴思怡 |
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户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
36 |
体育科学学院 |
仲羿 |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体育创新发展研究 |
37 |
体育科学学院 |
吴开霖 |
我国政府购买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与优化策略 |
38 |
旅游学院 |
薛璇璇 |
旅游业对武陵山片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
39 |
旅游学院 |
袁泉 |
社会记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研究 |
40 |
旅游学院 |
陈长月 |
土家寨的乖幺妹:传统手工艺品的本土化品牌营销策略 |
41 |
旅游学院 |
赵庆洋 |
数字化营销和仪式感营销对民族地区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 |
42 |
旅游学院 |
张仕韬 |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研究 |
43 |
旅游学院 |
李威龙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武陵山片区5A级景区“四感”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
44 |
旅游学院 |
胡晓楠 |
乌镇,以文化创造未来 |
45 |
旅游学院 |
寇志敏 |
新媒体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需求特征及服务策略研究 |
46 |
旅游学院 |
杨钧清 |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以张家界市为例 |
47 |
旅游学院 |
谢丹琳 |
乡村振兴视域下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升路径研究 |
48 |
旅游学院 |
付小琴 |
健康中国战略下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
49 |
旅游学院 |
刘中才 |
“双碳”战略目标下旅游景区低碳化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探啧 以张家界天门山为例 |
50 |
旅游学院 |
夏仕榕 |
张家界市乡村高端民宿五号山谷发展历程及成功诀要 |
51 |
旅游学院 |
薛璇璇 |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以张家界市协合乡为例 |
52 |
美术学院 |
陈欢、周世波 |
国际视域下永顺老司城博物馆的数字沉浸式互动体验与跨文化共创研究——基于元宇宙技术的探索 |
53 |
美术学院 |
邓志彬 |
国际视域下交互设计在小规模博物馆展示中的策略探析 |
54 |
美术学院 |
李景芬 |
画面气氛的构建——威尔汉姆·哈莫修伊绘画研究 |
55 |
美术学院 |
周步青 |
国际视野下中国画创作题材的研究 |
56 |
美术学院 |
刘怡琳 |
国际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的抖音传播策略分析——以湘西地区西兰卡普为例 |
57 |
美术学院 |
严梦娇 |
国际视野下的博物馆虚拟展陈设计研究——张家界市博物馆虚拟沉浸式展陈设计实践 |
58 |
美术学院 |
高旭、龙社勤 |
国际视野下湘西民族村寨景观设计研究 |
59 |
美术学院 |
许文彬 |
吕克·图伊曼斯绘画中色彩情感研究 |
60 |
美术学院 |
杨悦 |
国际视野下本土油画创作实践研究 |
61 |
美术学院 |
李仪煊 |
技术可供性视域下AI技术在全球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Midjourney为例 |
62 |
美术学院 |
武海霞 |
土家族传统节日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
63 |
美术学院 |
王心雨 |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湘西苗族蜡染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 |
64 |
美术学院 |
裴若寒 |
国际视野下乡村居住区景观更新策略探究—以湘西双凤村为例 |
65 |
美术学院 |
王帅 |
国际视野下的土家织锦在族群认同中的问题探析 |
66 |
美术学院 |
马梦雯 |
国际视野下的当代山水画创作实践 |
67 |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李靖芳 |
-两栖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68 |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龙姿羽 |
德夯地质公园林溪交错带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 |
69 |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吴清姐 |
基于血餐iDNA技术对武陵洞蛭专吸蝠血性的研究(1) |
70 |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易曼琪 |
Gyrosigma dongtingense sp. nov. (Bacillariophyta) from Dongting Lake, China |
71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王宁 |
基于蚁群算法的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
72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杨森宇 |
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 |
73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李昭贤 |
结合注意力机制和编解码器架构的化学结构识别方法 |
74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李根 |
α-Te/γ-Te范德华异质结中可调控的肖特基势垒和接触类型 |
75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滕飞洋 |
超分子插层构筑 MnFe2O4/MnO 异质结材料实现双功能催化与高效固硫 |
76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林健 |
基于Bi2C二维材料的光电子探测器及其自旋电子特性 |
77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徐名琪 |
量子点-混合双腔光机械系统中光学双稳态形成及调控 |
78 |
音乐舞蹈学院 |
谭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桑植红色民歌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
79 |
人文学院 |
白文进 |
湖南慈利改土归流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80 |
人文学院 |
舒辰灿 |
民族学视域下花瑶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隆回虎形山瑶族乡的田野调查 |
81 |
人文学院 |
姚攀 |
从部分到整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本体导向 |
82 |
人文学院 |
张宝珊 |
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机理 |
83 |
人文学院 |
陈浩 |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逻辑 |
84 |
人文学院 |
黄靖雯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清朝黔阳地区的战后赋役政策——以(雍正)《黔阳县志》为例 |
85 |
人文学院 |
黄彦凯 |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 |
86 |
人文学院 |
刘思言 |
后现代理论视角下对结拜关系的探讨研究——以清水江流域“打老庚”为例 |
87 |
人文学院 |
马巧 |
清水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以天柱县潘寨的“讨老人米”为中心 |
88 |
人文学院 |
杨昌琴 |
“路学”视野下的民族生计方式变迁——以从江县大歹苗族聚落为中心 |